From Banana Plantations to Schools: The role of remittances from Australia to South China
「有華僑就有匯款 」是南中國僑鄉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話。就連一些從沒踏出過村子的僑鄉老人,也很清楚外幣的兌換率。在廣東肇慶的高要區這類偏遠地區,僑鄉店鋪都可以用澳幣進行買賣。匯款不但有金錢或物質的價值,其對於社會、情感和精神維度的意義其實遠超過經濟的作用。這些經濟以外的意義有助我們分析澳洲華僑的移民原因。其中一個龐大的動力是他們希望為改善本地社會和經濟而作出努力的。我的博士研究則旨在探索早期赴澳洲的廣東華僑如何引領南中國鄉村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十九世紀中的淘金熱最初吸引了不少廣東農民到澳洲。淘金時期結束後,不少人開始從事更穩定的田園工作 。 華工辛勤勞作,起早摸黑,甚至開闢出一些人們以前認為「不能開墾」的土地。儘管傳言他們浪費水,華人在建設灌溉系統方面的知識讓外國人印象深刻。雖然偷菜及破壞菜園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少外國人眼中的「無名漢」(外國人並不知曉或沒興趣學習一個個的中國名字)確保了薯仔、番茄 (粵語「薯仔」和「番茄」是指「土豆」和「西紅柿」的意思) 以及其他蔬果的日常供應。在北昆士蘭州,大部分華工來自廣東香山(今天的中山)。他們清出地皮,開始蔗糖、荔枝等產業,還壟斷了香蕉貿易(如圖1)。最重要的是,這些農產品提供了新鮮食物的可靠來源,維持了澳洲早期殖民的生活。“Whenever there are overseas Chinese, there are remittances!” This expression is widely heard in...